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384
  • 发布机构
    中共泸西县纪委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5-24
  • 时效性
    有效

中共泸西县纪委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 部门职能职责

  负责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依照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负责全县监察工作。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综合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对纪检监察工作重要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参与起草制定我县规范性文件。在州纪委州监

  委的领导下,加强对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有关单位做好相关工作。根据干部管理权限,负责纪检监察系统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的综合规划、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和业务指导;会同有关方面做好县纪委县监委派

  驻机构、乡镇纪检监察机构领导班子建设有关工作;组织和指导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等。完成州纪委监委和县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2. 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我部门共设置35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检举举报平台中心)、案件监督管理室、干部监督室、第一纪检监察室、第二纪检监察室、第三纪检监察室、第四纪检监察室、第五纪检监察室、第六纪检监察室、第七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申诉复查室)、县委巡察办、县委第一巡察组、县委第二巡察组、县委第三巡察组、县委第四巡察组,驻县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驻县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驻县教育体育局纪检监察组、驻县卫生健康局纪检监察组、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纪检监察组、驻县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驻县财政局纪检监察组、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纪检监察组、驻县公安局纪检监察组、驻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驻县法院纪检监察组、县委县直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委员会。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我部门在职人员编制104人,其中:行政编制102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事业编制0人。在职实有101人,其中:财政全额保障101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离退休人员12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 12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设立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9个,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县财政批复我单位部门预算收入1960.82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960.82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1. 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1960.82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单位运转等支出;项目支出0万元。

  2. 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46.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0.5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3.7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9.61万元。

  3. 财政下达我单位“三公”经费指标控制数21.74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1.5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0.24万元。

  (二)绩效目标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分析

  2023年,我单位收入合计2374.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1%,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374.41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12万元;支出2374.4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1%,按政府功能分类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26.0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7.4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3.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37万元;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2013.45万元、项目支出360.96万元。“三公”经费支出21.8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07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81万元。

  年初整体支出设定29个三级指标,已经完成29个,占总指标数的100%。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成立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任组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为副组长,委领导和各部室组办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政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2. 强化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批复使用资金,确保执行过程中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扩大项目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切实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超预算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抓好绩效目标编制。我单位在编制部门及项目预算时,由办公室、各部室组办各自负责归口管理业务工作的绩效目标设定、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编制了相应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管理覆盖率达100%。

  四、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评价得分98分,评价等级为“优”。

  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投入

15

15

过程

20

18

产出

35

35

效果

30

30

合计

100

98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绩效目标设置不够合理。部分项目申报时绩效目标较为简单、笼统,未根据项目实际对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效益指标具体细化,定量指标较少,在指导项目实施方面的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指标评分标准不清晰。部分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描述不够细化量化、主观臆断成分较多、评价操作性不强的情况。三是自评价工作不规范。目前仍存在评价不深入、不客观,对项目绩效分析不够深入,且未对项目实施提出实质性问题,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建立明确绩效目标和实施计划,规范绩效目标申报,编制申报项目时,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绩效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明确年度实施计划。绩效目标应具体、细化、量化,项目实施计划应合理、可行,以便于促进项目实现绩效,并有利于绩效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评价。二是深入学习掌握绩效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要求,提高自评质量。完善指标体系设置,设定丰富、全面的能够反映项目特点和效益的个性化绩效相关指标。指标的评分标准应尽可能做到分档合理、细化量化,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避免出现较多的主观臆断成分。



附件【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