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372
  • 发布机构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5-22
  • 时效性
    有效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 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71号)文件精神,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负责在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和界线内完成勘界、设置界桩和标识牌。

  (2)宣传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汇同有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参与湿地保护行政执法工作。

  (3)负责拟订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湿地保护管理有关工作,落实湿地资源保护和恢复措施,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并做好湿地公园建设的档案积累及其管理。

  (4)负责制定和落实湿地公园管理和巡护制度。

  (5)负责湿地公园范围内湿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参与做好外来物种防控。

  (6)负责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知识。

  (7)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2. 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为泸西县人民政府直属以专业技术岗为主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无下设单位。

  (1)机构设置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设4个内设机构:

  ①办公室:负责单位日常运转工作,承担办文办会、人事管理、档案、财务、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单位党的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机要保密、统计、议案提案办理等工作。

  ②保护管理科:参与湿地保护行政执法相关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湿地公园管理和巡护制度,落实湿地资源保护和恢复措施;负责湿地公园建设及相关档案归集管理等工作;承担安全生产、信访、综治维稳等工作。

  ③科研监测科:负责湿地资源的调查、监测及湿地公园基础数据库建设,参与做好外来物种防控工作;负责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与科学考察,承担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工作。

  ④科普宣教与生态旅游服务科:负责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普及湿地知识;负责解说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网站管护等工作;负责生态旅游相关工作。

  (2)人员情况。

  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事业编制12名,设局长1名(正科级),副局长2名(副科级)。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局在职人员编制12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12人。在职实有11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1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0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0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23年,我局设立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14个,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县财政批复我单位部门预算收入182.2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82.29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1. 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182.29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单位运转等支出;项目支出0万元,当年内计划实施云南泸西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服务项目等项目。

  2. 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划分:农林水支出130.3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55万、住房保障支出14.19万元。

  3. 财政下达我局“三公”经费指标控制数0.29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29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

  (二)绩效目标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分析

  3. 2023年,我局收入合计175.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6.14%,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75.25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支出175.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6.14%,按政府功能分类划分:农林水支出123.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06万、住房保障支出15.40万元;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175.25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三公”经费支出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

  年初整体支出设定14个三级指标,已经完成14个,占总指标数的100%,部分完成绩效指标0个,占总指标数的0%,未完成绩效指标0个,占总指标数的0%。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成立党组书记、局长任务组长,各科室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政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2. 强化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批复使用资金,确保执行过程中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扩大项目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切实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超预算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抓好绩效目标编制。我局在编制部门及项目预算时,由局办公室、财务、项目办、各业务科室各自负责归口管理业务工作的绩效目标设定、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编制了相应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管理覆盖率达100%。

  四、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评价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投入

15

15

过程

20

20

产出

35

35

效果

30

30

合计

100

100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绩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绩效管理意识淡薄,只重视资金是否安排到位,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存在“重投入,轻绩效”现象,对预期绩效缺少科学评估,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不严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拖延或应付现象,绩效管理参与积极性不高。

  2.预算执行率过低。由于财政困难,全县保工资、保民生和保运转压力过大,导致库款紧张,资金执行率过低。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加强部门绩效评价考核,改进管理方式,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规范自评程序和内容,提高单位领导对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绩效意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减少部门预算的调整,加快资金执行进度,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规范财务运行。强化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资金使用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资金支出合法、真实。规范会计核算、报销审批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

  3.总结归纳年度工作任务,提炼核心指标、细化指标、完善指标,编细部门预算绩效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目标。



附件【附件.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