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372
  • 发布机构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5-22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 部门职能职责

  根据中共泸西县委办公室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

  编制规定》的通知(泸办发〔2019〕74号)文件精神,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担以下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绿色食品牌”目标,依托低纬度高原独特气候优势,抓实品牌创建、产品推荐等工作,着力加快全县高原特色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

  (2)负责年度“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的规划及组织实施。

  (3)牵头做好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所需本地绿色原料的规划及组织实施。按照“规模化布局、园区化推进、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的思路,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有序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

  (4)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国家、省、州关于发展烤烟工作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全县烤烟生产规划;做好烤烟生产、督查、考评等工作。

  (5)以“红高原·泸西”地域品牌为引领,指导高原特色产业品牌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适时发布市场经济信息,组织开展产业会展、商品促销等活动,提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的建议,加快品质优势向品牌优势、市场优势、发展优势转化,培育特色产业。

  (6)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7)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

  与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的职责分工: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研究拟订果、菜、花等产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研究拟订果、菜等产业的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负责花卉从种植到进入批发交易市场前的相关工作。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花卉进入销售环节的品牌创建、产品推荐等工作。

  2. 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是泸西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核算的一级预算单位。设4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生产组织科、品牌建设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县高特中心在职人员编制14人,设主任1名(正科级),副主任2名(副科级)。在职实有14人,均为财政全供养。退休人员1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设立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28个,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县财政批复我单位部门预算收入241.1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41.1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1. 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241.10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单位运转等支出;项目支出0万元。

  2. 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划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6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24.59万元、农林水支出172.2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8.78万元。

  3. 财政下达我单位“三公”经费指标控制数0万元。

  (二)绩效目标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分析

  2023年,我单位收入合计1159.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81.01%,其中:财政拨款收入932.50万元,其他收入227.22万元;支出1064.8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41.65%,按政府功能分类划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0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22.84万元、农林水支出994.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9.99万元;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232.51万元、项目支出832.32万元。“三公”经费支出0万元。

  年初整体支出设定28个三级指标,已经完成25个,占总指标数的89.29%,部分完成绩效指标2个,占总指标数的7.14%,未完成绩效指标1个,占总指标数的3.57%。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成立主任任务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政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2. 强化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批复使用资金,确保执行过程中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扩大项目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切实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超预算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 抓好绩效目标编制。我单位在编制部门及项目预算时,由财务及各业务科室各自负责归口管理业务工作的绩效目标设定、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编制了相应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管理覆盖率达100%。

  四、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评价得分94.21分,评价等级为“优”。

  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

投入

15

15

过程

20

18

产出

35

31.21

效果

30

30

合计

100

94.2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预算编制存在细化程度不到位问题。部门在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了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了预算指标,但是在实际支付过程中,个别项目未严格按照预算指标执行,存在预算编制细化不到位的问题。

  2.绩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不到位、协调配合不顺畅、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3.预算执行率过低。由于财政困难,全县保民生、保工资和保运转压力较大,导致库款紧张,资金执行率过低。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规范预算绩效信息基础工作管理,倡导绩效痕迹管理模式,完善健全绩效信息记录表单、台账,完善绩效执行报告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信息体系,定期、适时采集项目绩效管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加强统计和分析工作,为持续开展绩效跟踪和评价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形成由领导监督、部门负责人、科室人员落实档案管理的工作机制,做到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办、质量有监督有保障的格局。



附件【附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