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000014348/2024-01402
-
发布机构泸西县医疗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5-27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医疗保障局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1. 部门职能职责
负责全县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服务工作,并提出对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建议;承担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及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结算理赔的复核工作;承担全县离休干部及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医疗费用审核、结算及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全县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和培训工作;负责全县医保定点服务机构服务行为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承担全县医疗保险服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工作;承担医疗保险预警工作。
2. 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2019年2月26日,县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成立,泸西县新时代医疗保障事业全面启程。单位下设医疗保险管理中心(未独立核算);信息中心(未独立核算)。全局内设办公室、规划财务和法规科、待遇保障和基金监管科、医药服务和价格管理科4个科室。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泸西县医疗保障局人员总计31人,在职职工29人,其中:行政人员10人,对比2022年行政人员10人,2023年无变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人员14人;非参公事业人员5人;退休人员2人。2023年调入行政人员1人,调出1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2023年,我局设立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32个,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当年部门预算批复及整体支出安排情况
2023年,县财政批复我单位部门预算收入495.9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95.94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1. 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495.94万元,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人员工资、单位运转等支出;项目支出0万元。
2. 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5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409.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2.71万元。
3. 财政下达我局“三公”经费指标控制数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
(二)绩效目标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分析
2023年,我局收入合计2456.2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95.27%,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456.23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02万元;支出2456.6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95.35%,按政府功能分类划分: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77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8.73万元、卫生健康支出2296.45万元、其他支出69.71万元;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495.26万元、项目支出1961.40万元。“三公”经费支出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完成预算数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为2023年初预算批复未含转移支付预算,对比年预算差额较大。
年初整体支出设定32个三级指标,已经完成32个,占总指标数的100%,部分完成绩效指标32个,占总指标数的100%,未完成绩效指标0个,占总指标数的0%。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具体详见“附件2. 泸西县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1.全力做好精神病人救助,力保社会安全。目前精神病患者呈现出年龄中年化、症状多样化、分布面积广、文化程度低、生活质量差等特征,已成为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导致重大恶性案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我局根据《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泸西县加强精神病人综合防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泸政办发[2012]49号)文件规定,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我县辖区内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不足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全额救助。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政资金落实、使用情况、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所取得的效益等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增强资金使用效益。
3.强化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强化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制度,严格按照预算批复使用资金,确保执行过程中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扩大项目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确保各项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切实做到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不超预算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抓好绩效目标编制。我局在编制部门及项目预算时,由机关办公室、财务、项目办公、各业务科室各自负责归口管理业务工作的绩效目标设定、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工作,同时编制了相应的绩效目标,使绩效目标管理覆盖率达100%。
四、绩效评价结论
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打分,评价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绩效评价得分情况表
五、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政策宣传有待加强。医保政策体系复杂、专业性强、覆盖范围广,由于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涉及面不广,加之参保缴费标准逐年提高,导致部分群众对医保政策知晓率不高、理解不深、存在理解误区,医保政策宣传离群众需求、离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还有差距。
2.医保基金监管难度大。医保基金使用主体多、链条长、情况复杂、利益藩篱多、群众期盼高、改革难度大,医保基金违规行为隐蔽性、复杂性、技术性强,基金监管形势严峻,基金监管的能力不匹配、体系不完备等短板弱项仍需补齐加强。
3.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面对新时代医保工作的管理要求、群众期盼,经办服务与参保群众对高质量医保服务的期盼有差距,与推进医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存有不足,医保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贯彻、领悟、践行上见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县医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大力推进党建工作与医保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上下功夫,在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上做文章,坚决守住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致贫返贫的底线。扎实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积极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费用、接种费用“两项费用”保障工作,加强疫苗接种进度和资金使用等情况的动态监测,确保“两项费用”安全运行。
3.完善多层次待遇保障机制。坚持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的定位,严格执行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落实基本制度、基本政策、基金支付项目和标准,执行统一的筹资政策。全面落实医疗待遇政策,认真落实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落实统一规范的医疗救助制度。严格执行基本支付范围和标准,实施公平适度保障,防止过度保障和保障不足。推进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4.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坚持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基金监管,推进标本兼治。推进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形成以法治为保障,信用管理为基础,多形式检查、大数据监管为依托的监管格局,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推进医保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促进医保基金可持续健康发展。
5.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全面落实国家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支付管理政策。实施按病种付费为主的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稳步推进DRG付费方式改革。推进普通门诊统筹和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敏捷就医服务的需求。
6.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医保”服务,通过窗口端、移动端、服务热线等多种服务模式,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公共管理服务,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医保政策和医保经办服务的知晓率。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推进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提升医保服务的品质和便利性。
附件【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