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预决算与三公经费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402
  • 发布机构
    泸西县应急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5-27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应急管理局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机构及人员情况

  泸西县应急管理局是泸西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泸西县应急管理局设7个内设机构和政治处:办公室(行政审批科)、应急指挥中心、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灾害应急救援协调管理科、综合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危化品监管和安全基础科和非煤矿山科。

  截止2023年9月,我单位实有干部职工27人,其中主要领导7人(局长1人,副局长4人政治处主任1人,执法大队队长1人),其他人员公务员11名(其中机关工人2人),事业人员6名,离退休职工3人。

  (二)单位职能职责

  (1)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各乡镇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减灾救灾工作。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2)拟订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措施办法,组织编制全县应急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和综合减灾规划,组织拟订部门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3)负责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推动应急重点工程和应急避难设施建设。

  (4)牵头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负责信息传输渠道的规划和布局,组织协调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依法统一发布灾情。

  (5)组织指导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县级应对突发性灾害临时指挥部工作,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6)统一协调指挥各类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军、警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7)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负责、协调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救援队伍,指导各乡镇及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

  (8)牵头组织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工作。

  (9)监督检查森林和草原火灾、水旱灾害、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防治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指导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10)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组织指导灾情核查、损失评估、救灾捐赠工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

  (11)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大检查、巡查、专项督查、考核工作。

  (12)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工矿商贸行业县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依法组织并指导监督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13)牵头组织职责范围内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

  (14)拟订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和调拨制度,在救灾时统一调度。

  (15)负责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指导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16)完成县委和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年度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

  2023年以来,县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抓实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红线意识、底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应急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的思路,细化分解目标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防汛抗旱等重点工作,切实抓实各行业领域问题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从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2023年10月,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8人,受伤1人,经济损失53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4人,受伤1人。建筑施工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起,下降45%,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27%,受伤人数减少2人,下降66%,经济损失上升44%。事故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2个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各占比50%。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向好。

  二、年度(季度)预算执行情况

  (一)资金批复情况

  2023年,县财政批复我单位部门预算收入1092.3924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92.39243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二)资金到位情况

  截至2023年9月30日,我局收入合计601.9789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5.11%,其中:财政拨款收入627.39243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二)支出情况

  截至2023年9月30日,我局支出合计601.97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5.11%,按政府功能分类划分: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04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46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0.977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支出97.00万元;按支出类型划分:基本支出411.8190万元、项目支出190.1598万元。“三公”经费支出4.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8万元、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0万元。

  四、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23年,我局整体支出设定1个绩效指标,已经完成1个,占总指标数的30%,部分完成绩效指标38个,占总指标数的95%,未完成绩效指标2个,占总指标数的5%。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我局收入合计601.978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55.11%,同比减少490.41万元,减少44.89%。减少原因是年初预算全国自然灾害普查资金515万元,2023年到位50万元,所以,较少资金占比较大。

  2.全局基本支出411.8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

  项目支出190.1598万元,重点支持农村居民民房保险、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项目、应急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检查等。

  3.安全生产方面,截至2023年10月,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起,死亡8人,受伤1人,经济损失53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4人,受伤1人。建筑施工行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起,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起,下降45%,死亡人数减少3人,下降27%,受伤人数减少2人,下降66%,经济损失上升44%。事故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2个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各占比50%。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向好。

  4.防灾减灾救灾方面,今年以来,我县先后遭受了干旱、风雹自然灾害4起,其中旱灾1起、风雹灾害1起,洪涝灾难2起,受灾人口7.24万人,截至目前无人员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15669.74公顷,成灾面积9287.43公顷,绝收面积1045.81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5604.79公顷,成灾面积3598.86公顷,绝收面积717.18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60.43万元。县级财政今年划拨20万元的救灾物资资金,目前,全县储备的救灾物资主要有被子、毯子、大衣3466件(床),代州级储备帐篷277顶,县级救灾帐篷116顶,应急包1000个,柴油水泵10台,大米44吨,食用油513桶,皮划艇10艇,汽油发电机5台,冲锋舟2艇。六是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县共建设有应急避难场所47个,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47块、指示牌112块,可有效提供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避难需要。3.防汛备汛工作扎实开展。截至目前,共为8个乡镇配备了自然灾害报灾电脑及打印设备8套、救援雨鞋240双、救援雨衣240双、救生衣240件、防水强光手电筒240个、雨伞240把、皮划艇16艇、发电机10台、大功率抽水泵10台等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县级储备防汛物资有编织袋30000只、柴油水泵18台、汽油发电机5台、冲锋舟2艇、皮划艇10艇,挖机、装机、木桩、砂石料分别与3家公司签订了代储协议。目前,泸西县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可有效保障4000人7天的基本生活需求供给。

  我局充分发挥我县应急管理体系特点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认真履行防范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应急管理素质和意识明显提高,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继续下降,较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各类灾害事故及时应对处置,应急管理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应急管理工作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因地方财政困难,县级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资金无法足额保障到位,导致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和相关数据无法提取,相关普查数据未发挥实际作用;2.内控制度需进一步完善,随着资金管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单位内部机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费用报销规程等制度,但仍需进一步强化财务约束监督体制。

  六、建议

  随着现代化进程及信息发展,绩效评价工作已显得十分必要,但该项工作的开展及推进需要单位上下共同学习及努力,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指导及参加专题讲解。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附件.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