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20240913-163758-393
-
发布机构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9-28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财政局积极抓改革求创新,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泸西县财政局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财政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增强财政发展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行全口径预算编制管理。切实明确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重点,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要求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需把本单位的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等全部编入年初预算,支出按“政府预算分类”和“部门预算经济分类”两套科目进行编制。
加强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建设。健全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和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国库资金调度管理和增值运作,全面实施公务卡改革。2017年全县共纳入公务卡结算改革单位321家,办理公务卡8 562人,公务卡报销费用3 229万元。通过撤销、归并银行账户管理监控财政资金运行,共撤销、归并账户54个,保留账户14个。通过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监控到财政授权支付资金27 110笔98 763万元,预警监控支付2 010笔11 232万元。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 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 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整合财政内部职能,统一负责财政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大监督格局。建立动态跟踪监控分析制度,对符合存量资金政策规定应收回的存量资金,坚决收回,2017年全县共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20 424万元,清理盘活的财政存量资金全部用于民生重点支出。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全县所有单位(除涉密单位外),共有69个部门183家单位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网站上,对本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进行公开,提高了预决算透明度。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全面构建地方政府债务偿债保障及监管体系。一是加强人大对同级政府举债的审批监督,严格将举债规模控制在省级下达的债务限额内。二是定期向社会公开债务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落实债务偿还责任,通过向上争取置换存量债券额度、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协调金融机构展期和借新还旧等措施,确保到期债务全面化解,切实维护政府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