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工作动态
-
索引号20240913-163710-724
-
发布机构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02-27
-
时效性有效
泸西县财政局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泸西县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疫情防控相关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原则、方针及要求,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保护网,努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做好全局疫情防控资金保障、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及宣传工作,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确保每项责任、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落实,切实为财政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印发或转发了《中共泸西县财政局党组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财政部关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等文件,从资金保障、物资采购、内部防控、信息宣传等多个方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于1月30日上午组织召开党政班子会议专门研究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明确单位疫情宣传防控工作分管领导,安排专人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宣传情况的收集。
三是全面宣传引导。利用办公QQ群、微信群等宣传媒介转发疫情权威信息、通知通告、防控注意事项等信息20余次,制作固定宣传栏1块,悬挂宣传标语1条,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熟知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知识,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并组织动员、督促帮扶干部采取电话、短信、微信方式,耐心向挂联贫困户宣传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知识,让贫困户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知识,对预防措施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水平;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严格按照县、乡(镇)级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全力配合挂联乡、村两委做好辖区内常住人口情况排查,及时深入农户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概念、出现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到户到人,引导群众按照“四洁六净”标准和要求,每天做好户内外环境卫生及个人自身卫生,不吃、不碰野味,做好防护保健康。
四是加强日常防护。要求干部职工及来访人员进入办公楼必须佩戴口罩,专门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箱,要求废弃口罩统一丢弃到回收箱统一处理。在当前口罩等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鼓励干部职工想办法、多渠道购买口罩;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干部职工体温及健康监测,对体温超过37.3度的干部职工一律不允许进入办公楼,并按相关防控要求重点关注,做好相应的信息记录;认真开展“大清扫、大消毒”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并长期坚持卫生清洁和消毒措施,每隔3天办公区域消一次毒,办公区域保持干净整洁、通风透气;要求干部职工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少出门、外出必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生熟食分开”的良好习惯。
五是强化监测预警。按要求认真排查单位县外职工和本县外出职工过春节、旅游、探亲等情况,密切监控和准确掌握外出干部职工是否接触过确诊病例、是否从湖北返回、身体健康等相关情况;做好亲属、知情人员排查工作,加强对亲属、子女等教育管理,防疫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不能到疫情严重地方;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对紧急情况、重大问题线索、重要舆情等在第一时间妥善应对,认真研判局内疫情防控工作,确保财政系统内部安全稳定。
六是保障经费物资。切实履行好财政工作职能,按要求将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防疫工作第一线,拨付到最急需的地方,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同时,加强资金管理,对各项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跟踪问效,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截至目前,全县财政累计投入肺炎疫情防控资金538.33万元,其中拨付中央和省级疫情防控经费328.33万元,拨付县级疫情防控资金210万元,全部统筹用于开展疫情防控、患者医疗诊治、防治人员防护用品、消杀药品及诊疗器械卫生应急物资购置等支出。
七是提供采购便利。及时将《财政部关于疫情防控采购便利化的通知》(财办库〔2020﹞23号)文件转发至全县各乡镇、县属各部门,建立采购“绿色通道”,按要求简化政府采购审批程序,采取简便、易行的政府采购审批方式,根据情况特事特办,确保各种急需的医疗、医用、防疫、检疫等物资能够急时采购到位,努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