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府文件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864
  • 发布机构
    泸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泸政发〔2017〕28号
  • 发布日期
    2017-04-28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有关办、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对烟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推进泸西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巩固和提升烟草产业支撑全县财政增长、保障农民增收、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能力。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17年全县烟叶生产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完善体系”的指导方针,牢牢把握“四个不动摇”任务要求,以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度烟叶工作目标,着力在控制总量、提升质量、创新驱动、精益管理、转变方式、助农增收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全县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7年,州下达全县烟叶生产收购计划39.8万担(国内计划36.95万担、出口备货计划2.85万担),其中:特色品种收购计划30万担(红大品种8.27万担、K326品种21.73万担)。

  二、政策原则

  (一)扶持政策

  2017年,烟叶生产扶持经费与种植合同、烟叶交售量挂钩,并按烟叶二次验级后的实际数量结算。

  1. 化肥补贴。按与烟农签订的烟叶种植合同,每亩供应化肥65公斤(根据肥料配方及施肥量而定),每吨补贴500元。

  2. 农药补贴。红大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25元,K326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20元,云烟87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10元。

  3. 预检袋补贴。按每个6元的标准补贴烟农。

  4. 育苗补贴。按合同签订面积在指定购苗点购苗的烟农,每亩补贴15元。

  5. 机耕补贴。对实施专业化大型机械深耕的烟农,每亩补贴30元。

  6.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补贴。按“谁分级、谁受益”的原则,对实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每担补贴50元。

  7. 保险补贴。按照“政府引导、烟农投保、烟草补贴、全面覆盖”的商业保险模式,烟农自愿投保,按每亩最高1000元保值进行投保,每亩保费50元,由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共同承担,其中:省财政补贴5元,烟草补贴35元,烟农承担10元。

  8. 滴灌补贴。对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烟农,每亩补贴150元。

  9. 烤烟土壤保育腐熟农家肥补贴。对达到施用腐熟农家肥验收标准的烟农,每亩补贴15元。

  10. 专业化烘烤补贴。对推行1+N模式的,每担补贴15元;推行采烤一体化模式的,每担补贴25元。

  11. 其他常规性产前投入补贴、政策性产前投入补贴和专项产前投入补贴项目严格按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要求执行。

  12. 基地单元建设补助。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特色烟叶生产、烟叶基础设施配套、烟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科技研发、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规模化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等补助。在红云红河集团扶持资金中开支,县烟办、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提出扶持项目,报县人民政府领导审批后下拨。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省级特色烟叶生产扶持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发挥良好效益。

  13. 烟叶生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等所需资金由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

  县财政局、县烟办、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按上述补助项目,健全考核制度,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

  (二)价格调拨政策

  继续执行国家确定的一价区价格政策,按收购计划和签订合同等级收购调拨,照章纳税。

  三、工作要求

  (一)稳定规模,用好政策,保持烟叶生产平稳发展

  严格按照州级下达我县的种植收购计划安排烟叶生产,做到思想认识不动摇、过程管控不放松、考核奖惩不减弱,重点抓实合同管控,提高合同规范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对因超合同种植而导致发生“烟丰伤农”、损害烟农利益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并问责,努力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协调发展。

  1. 优化种植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轮作、规模种植、提高效率”的原则,以优化烟区种植区域布局、提高适度规模种植、提高烟农户均种植规模、增加烟农户均种烟收益为抓手,综合考虑各乡镇气候、土壤、轮作、烟农技术水平等基础条件,切实把有限的种植计划集中在种植条件优越、近几年计划完成好、生产水平高、烟农诚信度和工业认可度较高、烟农种烟积极性高的铁杆烟区和种烟能手的手中;逐步淘汰种植条件差、插花性种植、零星种植、完成计划差、生产水平低、市场基础薄弱的烟区和烟农,彻底改变“撒胡椒面”种植布局方式,不断调优布局、稳定烟农,力争全县户均种植面积提高到10亩以上。

  2. 用好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前投入、烟田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重点加强精准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好烟农利益,让有效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同时,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依规按程序拨付和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和发挥良好的使用效益。

  3. 强化合同监管。充分发挥合同在烟叶生产收购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各乡镇和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要围绕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统筹评估近年生产实际水平,科学合理确定种植面积,逐级将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分解落实到烟农和地块,对种烟农户与地块落实、种植合同签订与管理负全责;充分发挥合同在计划落实和组织生产中的主线作用,以控制面积为根本措施,严把计划分解、地块落实、合同签订、育苗供苗、物资供应、补贴兑现、面积核实、合同收购、过程管控、责任落实“十个关口”,做到一环扣一环、全程无缝管控,确保实现收购数量控制目标。

  4. 落实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基本烟田的保护,建立基本烟田、好烟田数据库,实施基本烟田用途变更申请制,做到基本烟田面积不变、连片规模不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烤烟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年度烤烟种植规划区的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优先;对重点烟区、“铁杆烟区”的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倾斜。

  5. 抓好烤烟品种纯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以品种纯度为核心,严把育苗供苗、移栽、收购等关口,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烟叶种植品种纯度。在抓好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烟叶成熟采烤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的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办法,切实加大对红大、K326两个特色品种的品种纯度和生产收购环节管理考核力度,确保两个特色品种种好、烤好、收好,真正体现出特色品种的质量效益。

  (二)稳步推进,重点发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各乡镇要进一步夯实烟区基础设施,着力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烟农职业化水平,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变。

  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大以水利和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全县共规划上报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40件,申请烟草行业补贴资金0.162亿元。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密集烤房建设用地及电力设施配套等问题,落实水源工程政府配套资金,强化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鼓励各乡镇积极探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年度烟叶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奖建立基础设施管护基金,及时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确保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2. 适度提高种植规模。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契机,依托土地流转中心、村委会和合作社等平台,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变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大、速度不快的状况,发挥职业烟农、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让分散的种烟农户搭上规模经营“快车”,着力提高百亩连片率,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 突出烟叶品质特色。严格落实特色品种种植和高端优质烟叶开发,牢牢巩固我县优质核心产区,彰显泸西烟叶风格特色,守住泸西烟叶优势地位、核心地位。一是加大高端优质烟叶开发力度。继续安排白水镇实施“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工程项目,白水镇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严格考核奖惩,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是突出抓好红大、K326个特色品种种植纯度。各乡镇要牢固树立抓品种纯度就是抓品质、抓品牌,就是争取市场份额、抢抓话语权的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种子销售窝点,严查烟农自育苗,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烟叶种植品种纯度,共同打造泸西烟叶品牌。

  4. 加快职业烟农培育。各乡镇要按照今年职业烟农网络培训流程,组织好职业烟农的培训鉴定,开展好职业烟农的星级评价,实施好职业烟农的动态管理和差异化扶持,培育鉴定一批“以烟为主、诚实守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型职业烟农和“技术精、服务好”的技能型职业烟农,加快构建以职业烟农为基础、烟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化服务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

  (三)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实现烟农增收

  充分发挥烟草行业优势,依托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增强科技兴烟的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按照主业保增收、辅业促增收的思路,保证烟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多元市场,构建多元化经营产业链,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1. 依靠提升质量保增收。抓住制约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抓实平衡施肥、适时集中规模移栽、烟叶烘烤降损、专业化分级、烟叶原收原调等工作,通过落实措施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促农增收。一是抓死时间节点、落实技术措施,完成好各项技术指标。组织好商品化育苗供苗,保证大田移栽用苗;加大植烟土地轮作力度和机械化耕作力度,确保全县完成轮作面积90%以上、机耕面积85%以上(其中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工程达100%);继续深化小苗膜下抗旱节水移栽技术,确保移栽面积达到96%以上;把握好410430适时集中移栽(同一片区3天内完成移栽),825开磅,力争1010前完成收购”的时间节点,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大田移栽和烟叶收购工作;继续在平衡施肥、封顶打杈上下足功夫,着力解决由于施肥不当、封顶不当造成的“憨烟”和“倒伞型”烟株;提前做好往年高发地区病毒病、黑胫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的防控;切实加大有机肥施用的推广力度和科学烘烤网络化管理的推进力度,积极推行“1+N专业化烘烤模式和采烤一体化模式,推进新能源烘烤技术应用示范工作,从队伍建设、成熟采收、精准烘烤等重点环节入手,力争烘烤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二是坚持烟叶收购质量标准。切实抓好专分散收、原收原调等工作,严格执行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标准,严禁压级压价损害烟农利益、严禁提级提价损害国家利益。严肃执行烟叶收购政策,按照烟叶收购流程,平稳有序推进烟叶收购工作,维护国家和烟农利益。

  2. 依靠减工降本、多元经营促增收。充分发挥规模种植在促农增收中的基础作用,为提高专业化服务需求、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工降本方面的优势作用,在膜下小苗移栽、蚜茧蜂生物防治、绿肥种植与秸秆还田、清洁能源烘烤、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节水滴灌、地膜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合作社建设在促农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烟农合作社综合利用烟用基础设施、农机具、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转变单一的生产品类,转变单一的设施利用,转变单一的服务内容,将烟农合作社作为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

  3. 依靠精准扶贫助增收。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和“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机制,对辖区所属贫困烟农做到因户施策,确保挂钩扶贫对象如期脱贫,在全县精准脱贫工作中做出示范。

  (四)同心协力,服务大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烟草产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积极作为,营造有利于烟草产业发展的环境,帮助烟草企业和基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凝聚全县烟草产业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烟叶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推进全县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我县烟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人民政府继续对各乡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与乡镇人民政府签定烟叶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实行责任分解到人、考核到人。各乡镇要进一步强化烟叶生产工作保障措施,建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指标分解到基层,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圆满完成年度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泸西县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此件公开发布)



  泸西县人民政府

  2017424

附件

  泸西县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单位:亩、担

  序号

  乡(镇)

  种植

  面积

  收购计划

  品种

  合计

  国内

  计划

  出口备货计划

  红大

  品种

  K326

  品种

  1

  白水

  41550

  113620

  107500

  6120

   

  113620

  2

  中枢

  29680

  79580

  73320

  6260

  35940

  43640

  3

  向阳

  19550

  52980

  48810

  4170

   

   

  4

  金马

  16740

  45280

  41720

  3560

  11580

   

  5

  午街

  16100

  42870

  39500

  3370

   

  42870

  6

  永宁

  8430

  22760

  20970

  1790

  22760

   

  7

  旧城

  8800

  23740

  21860

  1880

  12420

   

  8

  三塘

  6450

  17170

  15820

  1350

   

  17170

  合计

  147300

  398000

  369500

  28500

  82700

  2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