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泸政发
  • 索引号
    lxxgytscyfzfwzx/2025-00003
  • 发布机构
    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文号
    泸政发〔2025〕3号
  • 发布日期
    2025-05-05
  • 时效性
    有效

泸西县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有关办、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烟叶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夯实全县烟草产业发展根基,全力推动全县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全县财政稳步增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25年,烟叶生产收购计划43.8万担(国内计划40.65万担、出口备货计划3.15万担),其中K326特色品种收购计划13.64万担。(详见附件1)

二、工作重点

(一)全力提升烟叶基础管理水平。一是抓实烟叶精准生产。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按照“严明完成任务是能力、坚守红线是纪律规矩”的要求,将烟叶生产总量、收购总量作为“一把手”工程,尊重生产规律、自然规律、市场规律,严格按照计划生产,多措并举做好合同精准分配、物资精准供应、籽种精准发放、烟苗精准供应、大田精准管理、总量精准调控,实行“超种抵扣”政策,将超种面积与烟农下年计划挂钩,按比例扣减,确保既控得住又稳得住,切实将烟叶总量精准度控制在±1%区间内。二是推进烟叶业务外包规范管理。通过推进站点整合人员优化,盘活现有人力资源,优化烟站人员结构,保障合同分配、技术指导、收购管理等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岗位由烟草职工担任。落实基层烟站“三化”(服务清单化、网格化、标准化)管理要求,实施烟站职工“单挂片”、烟站职工与合作社技术员“双挂片”管理,每名烟站职工负责1000亩左右的烟田,全面提升烟站职工的技术服务能力,推行“服务烟农清单化管理”,明确烟站职工的服务内容,推进技术员网格化定额管理,不断提升人均服务效能。建立健全外包准入、资金监管、市场竞争机制,进一步梳理优化业务外包合同,明确甲乙双方责权利,厘清烟站与合作社的工作职责边界;严格业务外包验收评价管理,指导合作社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全面提升业务外包工作质效,持续提升烟农满意度。三是推进基层“微腐败”专项治理。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廉洁从业要求,强化廉洁意识、规范意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基层烟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始终保持利剑高悬、警钟长鸣,形成惩治“微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综合运用传统和信息化手段,强化烟叶生产公开管理。强化阳光收购,实时监控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智能识别、及时预警曝光异常收购行为,让侵害烟农利益的行为无处遁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畅通各级烟农投诉举报渠道。聚焦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烟叶收购管理、烟叶调拨流通管理、业务往来等重点环节,完善廉洁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力和岗位风险点及防治措施。加大对烟草行业基层人员党纪党规培训和廉政警示教育,以案释纪,警醒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守纪律,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思想自觉。

(二)全力推进烟叶品质特色亮化。一是持续稳固核心烟区。把《泸西县基本烟田保护规定》和《泸西县核心烟区保护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纳入对各乡镇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全面加强烟区规划管理、种植管理和烟区保护,确保全县规划的39.97万亩基本烟田、34.17万亩核心烟区得到有效保护。切实把种植计划安排和规划在基本烟田规划区域内,力争全县核心烟区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将新增的3000亩种植计划分配到向阳、白水、午街铺等有潜力区和核心烟区恢复明显区域;坚持以乡镇政府、村委主导,大力推进以村党组织领办种植型合作社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严控零星分散种植,打造四级示范样板3.9万亩以上。二是持续推进品种提纯迭代。在白水镇、向阳乡烟站持续开展《基于工商研一体化的优质特色烤烟品种原料开发应用》、《品牌导向的新品种区域适应性及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挖掘储备潜力品种和后备品种,促进优良品种在泸西的推广种植。2025年在白水烟站新引进云烟105品种9200亩烟叶种植,稳定13.64万担K326特色品种供应。深化“政府主导、企业主责、部门联动、烟农参与”治理模式,推行品种纯度“网格包保制”,多渠道、多方式、多举措强化品种纯度管控宣传,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对象、重点群体整治力度和种烟地块排查力度,严格生产过程管控,在烟叶收购环节落实品种管控措施,以收购导向倒逼品种纯度不断提升。三是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以打造红河“清来金叶”烟叶品牌为目标,加快构建特色鲜明、指标科学、协调配套、先进适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围绕“2025年4月10日启动、4月底完成大面移栽、5月5日结束大田移栽”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烟叶生产,抓好春耕备耕,严格落实分批次梯度育苗,确保最佳节令生产。坚持“四个一样”标准,强化中耕管理、绿色植保、封顶留叶、结构优化等烟叶生产重点工作和重点技术,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着力提升全县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三)全力培育烟叶新质生产力。一是加快推进烟叶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大力实施烟基建设和烟田宜机化改造,全县计划建设基础设施项目389件,烟草投入资金概算1514.98万元。全面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建设,持续开展农机“赛马选型”,快速推动农机全环节作业率提升,加快空白环节机械研发和现有机械改进推广,降低烟农劳动强度,实现轻松简单种烟。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探索农机“以补导购”等模式,推动专业化服务补贴政策向移栽、采收等关键薄弱环节倾斜,同时建立农机改造奖励机制,推广应用转化市场奖励机制,力争成熟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大幅提升,机械化移栽比例突破10%。二是加快推进烟叶数字化转型。继续深化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等平台集成应用,探索推进种植合同分配、烟农诚信履约考核等数字化模型构建。2025年全县继续100%开展无人过磅模式,100%运用“见烟进地定位绑”APP开展面积核实,在中枢烟站逸圃收购点持续开展“密码定级+无人过磅”管理模式,实现收购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全程可控可追溯,在中枢、旧城烟站持续开展框栏收购示范,形成“高效、安全、卫生”的仓储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收储效率、合理调控仓库库容。三是加快推进烟叶专业化服务市场运作。依托弘毅公司产业联盟平台,利用打造“金轱辘”、“银翅膀”专业化服务有利时机,指导专业队完善规章制度,构建专业化服务质量标准、作业标准、收费标注体系,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质量水平。四是加快推进烟叶绿色化生产。开展种烟土壤保育与烟田全周期管理,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肥种植、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施用,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大力推行“四虫一剂”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持续推进STP项目建设,100%废旧地膜回收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加强烟株残体清除,及时清理杂草,提升清洁化生产水平;加强ESG项目建设,大力推广生物质燃料清洁能源烘烤,降低碳排放量。

(四)全力推进降本增效挖潜。一是以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促管理效能提升。推进站点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整合盘活现有人力资源,持续筑牢基层站所建设。将只具备纯管理职能的原金马烟叶工作站搬迁至旧城三河烟叶收购点,统一名称为旧城烟叶工作站;将永宁烟叶收购站笼册收购点撤并至永宁烟叶收购站,统一名称为永宁烟叶收购站永宁收购点。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促生产方式转型。围绕“机艺田服”四个维度,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推广应用工商框栏联运13.64万担以上,不断降低人工成本和包装成本。新建生物质新能源烤房110座,改建261座。三是以熵减增效管理激发效能活力。推行烟叶生产全环节“7S”管理。紧紧围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制定《泸西分公司烟叶生产7S现场管理办法》并形成企业体系,固化流程标准,提升资源利用,降低成本消耗,牢固“7S”管理“节约”的要求,实现全环节降本。

(五)全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一是探索“两型合作社为主、多种新经济组织形式共同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聚力提高种植型合作社经营发展能力,以千亩村为单位,新增种植型合作社44个覆盖90%以上千亩村,推动实现土地统一管理、集约经营,资产统一调配、提高利用率,技术共享共用,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聚力促进服务型合作社发展质量提升,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实行“一县一社”,坚持守法经营,建立“按环节按交易量分红”的专业化服务二次分配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化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建设,开展服务技能大比武,提升服务水平。聚力做大消费合作社规模,完善社员认证和社员优惠机制,逐步壮大社员群体,畅通“产供销”社内社外双循环的产品消费与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烟农增收、农产品直供直销、电子商务,尝试通过直播带货、直销配送、会员制消费、认购式销售等方式增收农产品。二是坚持推进粮烟协同发展。坚持“烟田即粮田、烟农即粮农、烟机即农机、烟技即农技”基本思路,按照“烟草+龙头企业+合作社+烟农”运行管理模式,在各乡镇轮作区和烟后种植区开展烟和青储饲料、高粱“双订单,双合同”探索,因地制宜构建轮作区、烟后复种区“粮+烟+N”的合理耕作制度,探索“一年三熟”抢茬种植;依循“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粮烟融合、协同发展”思路,打造“烤烟+豆”“烤烟+玉米”“烤烟+杂粮”等粮烟(经)协同发展示范区,2025年全县计划打造4.2万亩“烤烟+玉米”“烤烟+杂粮”等粮烟(经)协同发展示范区,开展1000亩“烟+鲜食大豆”套种示范项目,努力实现烟粮产业的绿色优质高效发展。三是统筹推进综合体建设。持续强化产业综合体在粮烟协同、现代生产、产业融合、助农增收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生产更现代、生活更便捷、生态更优越”的“三生共促”目标,依托中枢、向阳、永宁3个已建烟区产业综合体和中枢既比1个新增烟区产业综合体,探索推进“云香印象+红河九红”双品牌、“双订单”模式,规划发展“烟+粮(经)”特色种植3000亩。

三、政策保障

(一)价格调拨政策

烟叶收购价格与2024年保持稳定,K326品种种植补贴保持不变,按收购计划和签订合同等级收购调拨,照章纳税。

(二)扶持政策

1. 严格执行烟草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投入政策

2025年,围绕“以烟养烟”发展思路,按照属地提取、属地使属地使用原则,从上年度(2024)烟叶税中提取不低于5%的资金(820万元)用于烟叶生产,构建泸西县目标责任制考核激励、“以烟养烟”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烟草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实行“一年一补”的扶持政策,并保持长期稳定。

(1)建立“以烟养烟”产业发展机制。统筹烟叶税和州级云产卷烟特需资金,用于扶持核心烟区土地流转、乡镇组织经费和村组误工补贴、基地建设、烤房、道路修缮及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等。

(2)建立烟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各乡镇要统筹好乡镇产业规划,协调整合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产业扶贫、烟叶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坚持“向核心烟区重叠集中、优先保障土地流转区域、优先满足种植合作社土地统一流转规划区”的原则,着力提高烟田标准化、宜机化水平。同时,按照乡镇政府主导原则,坚持“种烟能稳粮”“抓烟能促粮”的思路,推进“粮烟协同”发展,探索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村集体集中,加快农业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迈进,提升烟田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

2. 严格执行绿色生态烟叶发展补助资金政策

2025年,红河州财政局下达泸西县绿色生态烟叶发展补助资金271.76万元。具体如下:

(1)生物质燃料补贴资金150万元。2025年统一按100元/吨进行补贴。

(2)烟叶农残快速检测补贴资金18.09万元。2025年按1.2元/亩进行补贴。

(3)STP项目补贴资金46.83万元。2025年统一按3元/亩进行补贴。

(4)新建绿色生态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补助资金10万元。2025年按照10万元/个进行补贴。

3. 烟草公司扶持政策

以《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关于印发2025年烟叶生产投入实施方案的通知》(红烟财〔2025〕4号)为准。

县财政局、县局(分公司)按上述补助项目,加强项目实施监管,做好绩效运行监控,确保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坚定发展信心,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省、州、县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在思想上深刻认识稳固烟叶基础的重要性,算好“经济账”“发展账”,把烟叶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切实加强对当前烟叶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促进烤烟生产组织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政策扶持到位、工作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规范资金使用,严格监督考核。各乡镇、有关部门要严格规范资金使用,按照资金用途,专款专用,杜绝虚列支出、挤占挪用等行为。要加大资金跟踪、监管力度,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旦发现问题,坚决予以纠正和处理,将烟叶生产工作纳入全县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范围,分阶段、分环节检查考核后的结果与各乡镇烟叶种植收购计划、扶持项目和资金进行挂钩,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确保烟叶生产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1. 泸西县2025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2. 名词解释




2025年4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泸西县2025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单位:担、亩

乡(镇)2025年种植收购计划安排种植品种安排备注
面积收购量K326云烟87云烟105
国内计划出口备货计划合计面积收购量面积收购量面积收购量
白水镇47800.01196009700129300

38600.01050009200.024300
向阳乡25800.064447.25552.870000

25800.070000


三塘乡7200.017952.81547.219500

7200.019500


中枢镇27100.07190035007540027100.075400




金马镇12600.03205027503480012600.034800




旧城镇9500.0241502050262009500.026200




午街铺镇18500.046400390050300

18500.050300


永宁乡12000.030000250032500

12000.032500


合计160500.04065003150043800049200.0136400102100.02773009200.024300


附件2

名词解释

1. “红河九红”:指红河州出产的九类高原特色农产品,即红菜、红果、红花、红米、红畜、红酒、红糖、红药、红茶。

2. “三型一盟”组织模式:“三型”指种植型、服务型、消费型合作社,“一盟”指“云香印象”产业联盟。

3. “红河清来·金叶”品牌:指“红河清来”文化品牌中的烟叶生产子品牌,在“红河清来”文化品牌基础上抓“金叶”特征展形象,寓意烟香清甜醇厚,烟气清澈和净,烟质绵软柔韧,烟色纯黄透亮。

4. “金轱辘、银翅膀”农服品牌:2024年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围绕推进烟叶生产全流程创新发展,由下属全资子公司红河弘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在机耕、无人机飞防等环节创建的“金轱辘”“银翅膀”专业化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