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维护土地管理利用秩序,3月3日起,中枢镇迅速行动,组织开展“大棚房”摸底排查及清理整治工作。该镇制定《中枢镇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工作方案》,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切实把清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制定《中枢镇大棚房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镇党委政府领导为副指挥,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司法局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大棚房”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指挥机构,3日起,迅速对陆良寨、烟光哨、山门等片区“大棚房”进行整治。二是全面排查,分类处置。以村为单位,通过进村入户、执法检查、逐园摸排、群众举报等措施对全镇“大棚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分类建立问题台账,责令限期整改,实行挂账销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三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该镇同自然资源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司法局加强工作协调,对限期不整改对象的执法力度。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现场宣讲、微信平台等形式,向大棚房整改对象宣传清理整治“大棚房”问题相关政策法规。同时,积极引导设施农业园区种植户避免出现“大棚房”违法行为,确保全覆盖、界定清、定性准,做好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和整改工作。
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中枢镇严格落实上级关于“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的要求,以“零容忍”态度对待“大棚房”问题。坚持“村不漏户、户不漏棚”的工作原则,对辖区内所有设施农用地、种植大棚等项目进行逐一排查,采取逐个入棚现场拍照取证的方式,摸清设施农业建设、用地和管理情况,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村一档”的原则完善档案资料、建立台账。
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各类经营主体202户,面积539.6053亩,排查塑料大棚40000个,面积20000亩,大棚看户房202个。整治拆除“大棚房”11宗、18.557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