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实包保责任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领导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形成镇属单位、村(居)委会、学校共同参与的双向包保关爱救助责任制,严格实行“四个一”定点跟踪关爱服务,即:每周与孩子交流一次,每月家访一次,每月与家长通话一次,每月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一次,切实做到认识到位、关爱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
二是落实信息管理机制。由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牵头,围绕精准定位到村、精准识别到户、精准建档到人的目标,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台账和数据库,并完善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更新信息数据库,确保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本人和家庭变化情况。
三是落实关爱救助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村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向社会公开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实施“暖心工程”,安排关工委、团委、妇联、中心学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等工作人员,组织开展义务辅导和帮扶献爱心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城乡低保、临时困难救助、慈善关爱等综合性救助措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团队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
截至目前,已完成800余名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台账录入,组织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20次,走访慰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志愿服务活动3次,免费义诊活动2次,爱心捐赠活动2次,对80名困境儿童实施低保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