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西县人社局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职、守正创新,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工伤保险宣传和扩面征缴力度,及时支付工伤保险费用,切实织密工伤保障网,让工伤保险成为企业的“减压器”、参保群体的“保护伞”。
强宣传重预防。线下结合“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社保服务进万家”及“春风行动”专场招聘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工伤预防、职业病预防、工伤保险政策知识宣传。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建筑、矿山、机械加工等企业,采取政策讲座、发放宣传单、填写调查问卷等形式,加大用人单位、职工对自身权益、工伤保险申办流程及政策的认知。同时深入村(社区)开展工伤预防培训2期,覆盖企业职工600余人次,切实提升企业与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线上运用企业服务微信群、建筑项目参保群、“泸西人社”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工伤保险参保、待遇报销、工伤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等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活动11场,发放工伤保险相关宣传资料共3000余份,进一步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工伤政策的知晓度。
重机制简流程。制定《泸西县工伤认定流程图》,构建“快受理、快调查、快结案、快送达”全链条服务机制,坚持“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疑案严办、难案同办”工作原则,实施“一次性告知清单+容缺受理+专员包联”服务模式。健全“认定-鉴定-赔付”闭环机制,推行工伤待遇“快受理、快审核、快拨付”“一条龙”模式,持续优化工伤保险经办流程,精简材料、压缩时限,让工伤职工能够更便捷、更高效地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完善“3+N”工作机制,人社部门携手司法、法院推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推行“认定+调解”“复议+调解”工作模式,将调解贯穿工作全程,从端口减少劳资双方诉累,有效实现行政争议“前端化解”、群众权益“高效兑现”。
重审核提质量。对申报工伤的单位或个人的主体资格进行严格审查,聚焦案件是否属于受理范围进行重点审查,围绕发生工伤事故时工伤保险参保状态和缴费记录进行核查。强化工伤认定过程中的调查核实环节,对申请材料和案情进行深度研究分析,确定调查重点,周密制定调查方案和策略,提升调查取证质量,保证每个案件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对于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人员,严格按照“三个目录”标准做好工伤医疗费用审核,审核各项检查项目和用药是否与工伤职工伤情相符,确保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支付工作规范准确。针对已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向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03件,其中,不予认定4件,切实做到“快审、快立、快调、快结”。
杜冒领保安全。为确保工伤保险待遇精准发放,防止冒领、骗保行为,泸西县常态化开展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工作,按月通过人社一体化平台共享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比对,同时充分利用“云南12333”APP进行自主认证、微信视频、上门认证等多种方式,核实享受长期待遇人员的生存状况,对确认不符合待遇领取资格的人员,及时停发待遇。强化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监管,工伤待遇全面实现社银直联发放,对虚假申报、重复领取等违法行为“零容忍”,确保工伤保险待遇审核支付工作规范准确,维护基金安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近年来发生的社保基金违法典型案例,引导工作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