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泸西县医疗保障局以降低不合理住院率为着力点,从深化支付改革、政策引导、服务监管、提升质效方面发力,加大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住院管控力度,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切实守护好群众健康权益。
一是加力深化改革,激发控费动力。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打包付费改革,将城乡居民住院、门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算基金实行总额预算打包给医共体牵头总医院。推行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城乡居民医保DRG住院预算基金用数据形式打包,将DRG预算基金80%部分实行总额打包给医共体牵头总医院,实行总额预算控制下的DRG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牵头总医院将DRG预算额度分别预算到每家二级公立医院,倒逼各医疗机构增强主动控费意识,不断优化临床路径,缩短不必要的住院日,杜绝小病大治,有效控制住院率的不合理增长。
二是着力政策引导,推进分级诊疗。联动卫健部门,督促医共体逐步推行基层病种分级管理,将基层50个常见病种留在基层乡镇卫生院诊治,将医保DRG推出的基层病组下沉到乡镇卫生院结算。合理调控二级公立医院疑难重病的诊治标准及病例组合指数,逐步提升基层常见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完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具体措施,将基层就诊率提升到65%,初步形成小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
三是聚力服务监管,规范诊疗行为。充分应用大数据分析每家医疗机构住院率、住院实际报销比例、门诊就诊人次、慢性病审批管理人次等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对存在数据异常的医疗机构进行提醒,并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强化对医疗机构监管的高压态势,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存在挂床住院、分解住院等违规行为,以及医保政策执行情况、医疗服务质量等,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加强DRG监督管理和特病单议审核评估,对未通过病例中存在的低标住院、升级诊断、高套病组等情况进行通报处理,并限期整改,有效控制住院率不合理增长。今年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84家,处理违法违规医药机构182家,追回拒付医保基金338.2万元,守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四是奋力提升质效,保障就医需求。加强与卫健部门沟通协调,在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结果互认等方面形成合力。不定期研判形势、联合组织现场检查、组织政策业务培训,推动优质资源从县级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机构流动,2024年来,县级医疗机构下派医生30人,投入资金170万元为全县10家乡镇卫生院及161家村卫生室增加动态图机、心电图机、眼科、耳鼻喉科等设备180台次,投入120余万元为基层建立医共体信息化专网,帮助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不断提高硬件水平和诊疗能力,充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今年来,全县住院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6000余人次,住院率同比下降11.35%,持续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增强人民群众医保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