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泸西县医疗保障局坚持以医保基金安全为主线,持续筑牢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一是健全机制堵漏洞。建立定点医药机构集体谈判协商机制,坚持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平等共商的原则,就医保服务协议、医保基金预算、医保基金打包付费与定点医药机构进行协商4次,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管理,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实施医疗保险基金风险预警和干预管理,围绕信息数据风险、日常监管风险、综合分析风险指标进行预警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充分发挥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组织召开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工作联席会议,总结分析问题,明确任务要求,强化统筹协调,增强监管合力,共同维护医疗保障基金安全。
二是自查自纠促规范。组织定点医药机构围绕医保基金使用负面清单对2023年以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情况进行自查自纠,明确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认真进行整改。积极开展数据分析,帮助定点医药机构提升自查自纠精准性。深入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实地指导医疗机构针对性地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从严规范定点医药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行为。通过自查自纠,进一步提高定点医药机构规范使用医保基金自律意识和管理水平。至目前,22家定点医药机构完成自查自纠,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250.5213万元。
三是强化举措求实效。加强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管应用,通过智能审核、人工审核等方式,积极构建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全流程防线,至目前,完成药品限支付疗程疑点数据核查4052条,审核门诊处方、病历43.6287万份,审核扣款4.5659万元。推进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实施“码上”监管,287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药品追溯码采集上传,上传药品追溯码325.0436万条,有效防范倒卖药品、串换药品等骗保行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规范医保药品外配处方管理,通过统一的电子处方中心流转的外配处方销售的药品,符合规定的才纳入医保慢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积极防范杜绝虚假开方、超量开药,威胁医保基金安全行为。实施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对相关责任人员在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出现有关负面情形的,定点医药机构根据经办机构作出的处理情况,对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人员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促进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深入整治定点医疗机构串换项目收费、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将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医保基金结算等违规问题,持续推进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工作。
今年来,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61家次,处理违法违规定点医疗机构10家,追回拒付医保基金265.46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