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县编委会出台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发展举措推进机构编制挖潜增效

来源:泸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9-10-16 浏览次数:

近日,泸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了《泸西县事业编制挖潜创新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16条措施,围绕“怎么挖”和“怎么用”两个方面,推进机构编制挖潜增效,着力解决严控与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严挖总量,盘活存量,着力解决编制资源“怎么挖”的问题。一是健全和完善事业编制县内统筹使用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编制总量核准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事业单位编制县内统筹调剂使用制度,形成需求引领、基数不变、存量整合、动态供给的编制管理新模式;二是持续优化单位布局结构。大力整合“小、散、弱”以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坚决撤销职能消失、运转无效的“僵尸”事业单位,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规模效益;三是借助专项改革精简核销编制。通过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进清理规范中介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综合执法改革等专项改革,精简收回事业编制,将适合社会力量提供的工勤、教学辅助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非医疗人员编制;四是严格管理公益一类、二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将应当或适合由事业单位自行管理的事项放权事业单位,增强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公益二类法人的自主权,支持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与其他社会力量公平竞争,参与承接工作时购买服务。腾出来的事业编制优先投放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乡镇等领域。

创新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解决编制资源“怎么用”的问题。一是创新人员编制管理方式,在公立医院、公办幼儿园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推行人员编制备案管理;二是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适宜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事项不新设单位承担,不再新增编制或核减相应编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三是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管理制度,在集中管理的事业编制总数内,确定20个“周转编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库,专门用于满编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需人才;四是建立县委编办、县纪委县监委、巡察机构、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多方监督协商约束机制,在巡视巡察、党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监督检查中,出现因管理不到位,导致干部职工不履职的单位,1年内不再核准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