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泸西县高原桃产业园建设项目(06)

来源:泸西县招商局 发布日期:2017-08-03 浏览次数:

  云南省招商项目书

项目名称

泸西县高原桃产业园开发项目

项目所属行业

种植业(GB/T0131―2011)

项目主办单位

泸西县农林和科学技术局(农业系统)

项目建设地点

泸西县境内

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简述

泸西县桃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大多是零星种植,种植水平也较粗放,果品品质不高,产品主要在本地消化。截止2016年,全县桃种植面积55450亩,其中:普通桃22500亩品种主要有:泸西水蜜桃、新川中岛、白露蜜、春雪、春蕾、冬桃等,主要分布在中枢、午街、白水、金马、旧城;油桃面积32950亩,品种主要有:极早513、极早518、丹麦、早红珠、艳光、中油4号、中油5号等,主要分布在中枢镇、午街镇、白水镇。该项目拟通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生产管理平台、金融农业服各平台,打造现代农业标准化林果示范园区。

项目实施依据

1.国家、省、州、县及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意见;

2.《泸西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三五”规划》;

3.《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 “十三五”规划》。

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有利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促进泸西县经济社会发展;

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简述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4州市交汇处,也处于新昆明经济圈、珠江源大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经济圈的交汇处,距离昆明166公里、曲靖135公里、州府蒙自186公里、文山260公里。处于昆明2小时经济圈和东南亚、南亚5小时商圈内,在距离泸西46公里的弥勒和42公里的师宗均有铁路停靠站。

泸西全县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2015年人口43.7万,县城建成面积9.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3.6%,属省级卫生县城、州级文明县城、州级园林城市。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4州市交汇处,也处于新昆明经济圈、珠江源大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经济圈的交汇处,距离昆明166公里、曲靖135公里、州府蒙自186公里、文山260公里。处于昆明2小时经济圈和东南亚、南亚5小时商圈内,在距离泸西46公里的弥勒市有高铁停靠站,在距离48公里的师宗有铁路停靠站。

泸西全县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2016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16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2.68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3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1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36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建设桃产业科研基地;打造1万亩高标准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区; 带动泸西2万亩桃产业发展;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即金融农业服务平台)。 

占地面积:种植基地2万亩。

建设期限:5年。

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

1.交通通讯方便、基础设施条件好、供水供电充分保证。

2.地势干燥、通风良好、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土地资源利用程度高。

3.和周围的居民区及交通主干道有足够的距离。

4.项目建设区已基本实现“三通一平”。

项目主要原料、辅料资源供应及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情况

项目区主要原料、辅料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交通运输情况

项目地址距南昆铁路师宗站40余公里,2小时经济圈内有昆明、开远、曲靖等。有利于营销运作,产品推广范围较大,外销运输成本较低。并且泸西是传统旅游目的地,有较好的人流、物流。泸西所有出境道路全部为二级公路,全县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全县通讯设施较为完善,全部乡(镇)实现了有线、无线通信网络、有线电视、邮政分局(点)覆盖,与外界沟通交流非常方便,能更好地加强信息流。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采用标准化种植。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正申报项目建议书。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和泸西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的初步评估

采取环保措施,达标排放。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2亿元。

资金结构: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建设期银行利息600万元,流动资金4400亿元。

筹措方式:自筹、融资、贷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预测及分析

泸西交通便利,水利条件好,电力有保障可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原材料的供应具有先天优势,随着我县优质水果面积的不断扩大,优质水果产量的逐年增加,在鲜果供应的旺季市场会形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可用于加工。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2万亩桃产业发展,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按4000元/亩计算)。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泸西县农林和科学技术局(农业系统)

联 系 人:施勇 王昆

联系电话:6621462

传 真:0873-6621462

电子邮箱:lxnylngj@163.com

  

云南省招商项目背景资料

一、项目描述

1. 项目名称

泸西县高原桃产业园建设项目

2. 建设性质

新建

3. 项目所属行业

种植业(GB/T0131 ― 2011)

4. 项目简介

4.1项目建设地点

泸西县境内

4.2项目简述

泸西县桃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大多是零星种植,种植水平也较粗放,果品品质不高,产品主要在本地消化。截止2016年,全县桃种植面积55450亩,其中:普通桃22500亩,品种主要有:泸西水蜜桃、新川中岛、白露蜜、春雪、春蕾、冬桃等,主要分布在中枢、午街、白水、金马、旧城;油桃面积32950亩,品种主要有:极早513、极早518、丹麦、早红珠、艳光、中油4号、中油5号等,主要分布在中枢镇、午街镇、白水镇。该项目拟通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科研平台、生产管理平台、金融农业服各平台,打造现代农业标准化林果示范园区。

4.3产品介绍

4.4项目在本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有利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促进泸西县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 项目实施依据

(1)国家、省、州、县及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和扶持农产品加工的有关政策、规定和意见;

(2)《泸西县农业农村经济“十三五”规划》;

(3)《泸西县高原特色产业 “十三五”规划》。

6. 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述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4州市交汇处,也处于新昆明经济圈、珠江源大城市经济圈、滇南中心城市经济圈的交汇处,距离昆明166公里、曲靖135公里、州府蒙自186公里、文山260公里。处于昆明2小时经济圈和东南亚、南亚5小时商圈内,在距离48公里的师宗有铁路停靠站,距离泸西46公里的弥勒市均有高铁停靠站。

泸西全县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辖5镇3乡,2015年人口43.7万人,县城建成面积9.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3.6%,属省级卫生县城、州级文明县城、州级园林城市。2016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16亿元,比2012年增长52.8%,年均增长11.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73.5%,年均增长3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29.52%,年均增长6.6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3亿元,比2012年增长74.16%,年均增长14.8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9.24亿元,比2012年增长65.95%,年均增长1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61亿元,比2012年增长71.7%,年均增长14.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92元,比2012年增长50.2%,年均增长10.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8元,比2012年增长64.2%,年均增长13.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9亿元,比2012年增长73.99%,年均增长14.85%;各项贷款余额79.36亿元,比2012年增长94.51%,年均增长18.1%。

7. 项目业主相关介绍

泸西县农林和科学技术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农业生产的职能部门,局设三个职能科室(办公室、财务室、农业科)和增设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属下有10个事业单位(泸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泸西县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泸西县果树站、泸西县植检植保站、泸西县农经站、泸西县蔬菜站、泸西县农业环境监测保护站、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泸西县分校、泸西县种子管理站、泸西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系统有在职干部职工204人。其中:局机关18人(局机关正科5人,副科11人,科员1人,高级工1人),局属事业单位技术干部职工168人,含工勤人员18人。其中本科86人,专科69人,中专及其它31人;高职70人,中职82人,初职16人。

8.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8.1 建设规模

建设桃产业科研基地10亩,打造1万亩高标准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带动泸西2万亩桃产业发展;搭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即金融农业服务平台)。 

8.2 建设期限

5 年

8.3 占地面积

桃种植基地2万亩、科研基地10亩。

二、项目实施条件

9. 建设施工条件

(1)交通通讯方便、基础设施条件好、供水供电充分保证。

(2)地势干燥、通风良好、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土地资源利用程度高。

(3)和周围的居民区及交通主干道有足够的距离。

(4)项目建设区已基本实现“三通一平”。

9.建设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地施工条件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10. 项目主要原材料、辅料及劳动力供应情况

10.1 主要原材料的资源及可利用状况

项目区主要原料、辅料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项目区土地批量流转工作已经完成。

10.2 辅料、燃料的资源及可利用状况

10.3 劳动力资源及可利用状况

泸西基础教育较好,人力资源丰富。2016年末,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教学点、民办校)232所。现有职业教育中心1所,普通高中2所,有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6000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人口36.44万人,富裕劳动力7万余人。2010年成立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每年可培养150余名各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还可为企业在职职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11. 工艺技术方案简述

1.运用“1+N”模式,以技术、金融、市场等“盈利包”的方式,带动农民现代化高效桃园建设2万亩。

2.打造泸西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样品。

12.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及进展情况

正申报项目建议书

13. 项目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享受西部开发政策和泸西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14. 交通运输状况

泸西2小时经济圈内有昆明、开远、曲靖等。有利于营销运作,产品推广范围较大,外销运输成本较低。并且泸西是传统旅游目的地,有较好的人流、物流。泸西所有出境道路全部为二级公路,全县完成了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全县通讯设施较为完善,全部乡(镇)实现了有线、无线通信网络、有线电视、邮政分局(点)覆盖,与外界沟通交流非常方便,能更好地加强信息流。

三、项目效益分析与评估

15. 初步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2万亩桃产业发展,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年(按4000元/亩计算)。

16.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7.1 投资估算

2亿元。

17.2 资金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建设期银行利息600万元,流动资金4400万元。

17.3 资金筹措方式

自筹、融资、贷款、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18. 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估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废水、废渣将通过环保处理措施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19. 项目风险提示及对策

市场风险,建议在开展本项目之前先进行市场调研。

四、合作方式及其它

20.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21. 其它

22.联系方式:电话、传真、面商。

联系单位:泸西县农林和科学技术局(农业系统)

联 系人:施勇 王昆

联系电话:0873—6621462

传 真:0873—6621462

电子邮箱:lxnylngj@.com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