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泸西县全民四个“+”行动共建共享健康家园

文章来源:泸西县教育体育局发布日期:2023-08-13      浏览次数:

 

“宣传+整治”革除健康陋习。以“勤锻炼”“家健康”活动为抓手,把“快乐健身”“革除陋习”意识融入市民健康生活常态,让“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打好国家卫生县守卫战,在全社会形成“参与锻炼、追求健康、追求文明”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通过宣传栏、海报、LED显示屏等开展全民健康宣传48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3万余份,全县81500余名学生与家长“小手牵大手”带动60000余个学生家庭注重家教家风、整治家庭卫生美化家居环境,开展“翻盆倒罐”“抹缝堵洞”等卫生死角整治行动,动员家庭主动归集生活垃圾15680.28吨,全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6.61%。

“教育+体育”夯实健康根基。泸西县各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健康课等课程,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组织大课间(30-45分钟)、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落实每天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中小学生近视率和中小学生肥胖率逐年下降。目前学生每天锻炼达1.25个小时以上,完成5680余名初中毕业生体育水平测试、300余名教师体育知识测试,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100%,学校眼保健操普及率达100%,大课间执行率达100%。创建泸西二中(篮球)、金马中心小学(田径)2个州级体育特色学校。《泸西县校园足球试点县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4所,近年向国内知名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和高校输送运动员90余人,其中午街铺镇果吉小学为云师大附中输送体育特长生4名,学校篮球、足球队参加省州县级比赛荣获冠军10余次,并代表泸西参加2021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比赛,为学校“以体育人”作出榜样示范作用。

“强基+共享”展现健身风采。泸西县不断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及时新建、改扩建和维护更新全民健身器材、足球场、篮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泸西县现有体育公园1个、体育馆2个、风雨馆6个、体育场5块、游泳馆2个、足球场72块、社区全民健身中心14个、全民健身步道6条、全民健身器材500余套,建成体育场地总面积96800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2.2平方米,每万人足球场地数3.23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42.83%,实现了村委会一级行政区体育设施全覆盖,村民小组一级体育设施覆盖率达92%,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各类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日均接待健身群众7万余人次,全民共享提高参与健康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活动+赛事”共促全民健康。泸西县围绕时间节点、不同群体抓活动组织,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大力发展健身走(跑)、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年均参与人数约1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0%左右。“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五人制足球赛、太极拳剑比赛、跆拳道比赛、马拉松跑步比赛、瑜伽广场表演、3人篮球、老年人健身操等比赛活动10余项,年均参与人数2.5万余人次。组织开展训练和竞技比赛的体育项目共17项,针对妇女群体组织开展广场舞、健身操、瑜伽等培训和比赛活动,年均参与3万余人次、参赛2万余人次。针对青少年群体组织开展寒暑假和兴趣班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足球等培训活动,年均12.2万余人次,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比赛1次,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目前泸西足球创造了云南“五个第一”,即第一批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第一批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第一批认定为全国县域足球典型,第一家连续三年被中国足协评为“最佳赛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云南第一多的县。全县有各类体育类协会和俱乐部组织17个,每年完成3600人的国民体监测和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开展中小学生线上体育竞赛活动2轮,全年服务进入体育场馆健身活动10万余人,通过全民健身运动和“勤锻炼”行动让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共建共享健康家园。